由浙师大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省高校儿童发展与保教医融合促进实验室共同主办的云计算与超算实验室试运行培训会在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童真楼513、308顺利举行。
简短的启动仪式上,赵一仑副院长首先感谢建设方对实验室首期高效建设付出的辛劳。他强调了超算实验室对学院学科与师生知能结构转型的意义,认为计算社会科学既是21世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方向之一,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明确了需要用“复杂思维”“混合方法”来求解“儿童”研究的复杂性;同时也提出,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和挖掘学院的资源优势,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力争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引领学术前沿的创新高地,为我国数据驱动的“儿童”研究和新文科发展做出贡献。
秦金亮教授在题为“新文科背景下儿童研究的计算社会科学”主旨报告中,介绍了计算社会科学的缘起;剖析了典范案例,如社交网络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提出计算社会科学在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的不同应用场景;并推演出计算建模、脑与类脑交互的计算问题对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巨大潜力,认为以计算化教室(学与教的从分子水平到社会文化的采集技术与高质量数据标定)是必然趋势,将导致传统调查类、实验类研究式微甚至消亡;而教辅机器人感知计算将取代传统观察记录,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前景。由此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随后,两位工程师分别做了报告。第一位工程师展示了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架构,以及数据分析、可视化分析、可视化图库等功能;第二位工程师由ChatGPT引入,讲述人工智能与学前教育专业的结合,基于大数据应用案例,向大家展示了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上的广泛运用,表明了大数据在未来学科发展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值得在其中深耕研究。
当日下午,工程师带领师生进行“魔镜”大数据平台的实操讲解,从平台的系统介绍开始,到数据的导入、数据集的合并以及数据的多种形式可视化等方面进行演示;接着由浅入深对平台各个模块功能再到底层逻辑的脉络进行了探索,另师生们了解了“魔镜”平台的“魔力”。讲解过程中,与会师生不时地提出自己对平台疑惑的地方或不清楚的操作,工程师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与演示。随着双方积极的讨论互动,会议的气氛也逐渐热烈,大家对“魔镜”平台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讨论结束讲解完成后,也标志着今天的培训会落下帷幕圆满成功,期待下次在云计算与超算实验室实验室中看到老师和同学们操作“魔镜”平台解决问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