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2021年工作要点

时间:2021-03-18浏览:1120设置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1年工作要点》,以培育重点实验室为抓手,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以开展设备资产清查为契机,完善设备资产管理;健全实验室安全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以教育部评估验收为契机,做好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示范引领工作;探索实体平台建设,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提升处室服务质量和水平,聚焦“创优争A”,助推学校“双一流”和省重点高校建设。

二、重点工作

1.以培育重点实验室为抓手,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

1)整合资源,强化协同,积极培育国家级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加强对已有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建设,打通不同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验室之间的协同发展。瞄准国家和地方对于新兴产业的战略发展需求,协力申请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围绕浙江省“互联网+ ”、“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需求,力筹备申请浙江省实验室和积极对接其他国家级平台,努力推进省部级实验室的扩容提质

2)聚焦“创优争A”,加大对高峰学科及博士点建设(含申请)学科的支持力度,为学科建设提供平台及硬件保障。继续支持“新工科”建设,增强学科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3)根据我校“文科见长、师范教育”的特色,以教育部启动文科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充分推动教育学、文学等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一批具有新文科特色的实验室。

4)认真做好上级财政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力争上级财政对我校实验室建设的支持。

5)推进实验室建设项目化管理,规范实验室建设预算,提高经费使用执行率和效率,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2.以开展设备资产清查为契机,完善设备资产管理

1)切实做好全校范围的资产清查工作,认真细致的核对资产情况,确保学校资产设备账与财务设备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签相符。

2)修订《浙江师范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认真梳理并制定设备资产的购置、验收、入账、变更、处置等业务工作规程,出台新的仪器设备管理及验收办法,完善设备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3)加强学生公寓家具、图文信息中心空调等重点行政设备项目管理,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4开展设备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设备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数据对接。

5)建立设备报废处置常态化机制,及时上传省资产云系统处置。

3.健全实验室安全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

1)完善校、院和实验室三级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分层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相关学院根据自身情况,设立可行的奖惩措施,提高师生的责任意识。

2)健全实验室安全检查机制,加强隐患整改的督查。形成定期检查、发现隐患、下达整改意见、反馈整改结果、督查整改情况的闭环过程,确保实验室安全。

3)强化危险化学品管理。根据使用情况及新需求,及时修改完善化学品管理系统;持续推进落实危险化学品采购、使用、处置全流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和处置。

4)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依托动物中心,进一步规范我校实验动物的采购、使用、处置;强化病原微生物管理。

5)继续开展各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开设安全教育课,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开展实验室安全文化节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6)持续推进实验室危险设备巡检工作。对于高温设备、高压灭菌锅、气体钢瓶、气体报警装置等涉及实验室安全的相关设备进行巡检,排除安全隐患。

4.以教育部评估验收为契机,做好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示范引领工作

1)对照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围绕建设目标,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开展评估自查,做好有关数据的查漏补缺,凝练改革成果,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

2)组织专家对2020年立项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建设项目进行评审,做好结题和报销工作,将项目及时融入有关中心的实验教学,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创新实验教学技能,充分发挥项目的实验教学辅助作用。

3)信息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建立新技术跟踪机制,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实验教学需要,改造音频、动画实验室,升级AI与机器人教育实验室。提升中心示范辐射能力。改造16幢多媒体教室设施。

4)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坚持“多元融合、学用兼善”的实验教学理念,强内涵,提层次,优服务,围绕“专业融合做强,综合素质培养做优,公共平台做实”的建设思路和素能一体化“433”体系建设目标。继续开发文科公共实验实训课程,加大梯度建设,提升中心公共实验实训课程受益面。举办第十四届科普文化节,浓厚校园科普氛围。

5.探索实体平台建设,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

1)探索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实体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校级院管类测试中心的建设工作,提高大型仪器对科学研究及周边企业的服务水平。

2)建拟购大型仪器设备项目库,组织专家做好大型仪器设备论证工作,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共享性。

3加强全校大型设备的网络化运行管理,对接省大型仪器协作平台,促进大型仪器的共享服务及数据互通。

4)探索对大型仪器设备实施绩效考核,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

6.规范日常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1)加强党建工作,大力推进理论学习和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开拓进取的工作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2)完善规章制度。根据上级最新的政策和制度,结合我校的实际工作,继续修订完善各项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3)推进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做好和配合有关部门“最多跑一次”改革。